房天下 >资讯中心 > 政策 > 正文

白城加快推进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建设

房天下综合整理  2016-08-22 10:28

[摘要] 今年以来,白城市委、市政府把“绿色”作为白城发展的底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牢固树立保护优先,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实施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突出抓好“四大生态工程”建设。

今年以来,白城市围绕建设吉林西部生态经济区,突出生态建设、扶贫开发、经济发展、老城改造四项重点工作,全力以赴上项目、兴产业,促改革、添活力、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上半年地区生产总值实现309.3亿元,增长7.2%;固定资产投资158.1亿元,增长10.6%,增幅排全省首位;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2.6亿元,增长8.9%,增速全省。

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生态建设整体推进

今年以来,白城市委、市政府把“绿色”作为白城发展的底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牢固树立保护优先,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的理念,实施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突出抓好“四大生态工程”建设——

生态水利重点工程。着重抓好河湖连通,对124个水库泡塘实施连通,新增水面100万亩;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30平方公里。

草原生态综合治理工程。采取禁牧围封、人工种草、草场改良等综合措施,恢复草原413万亩。

湿地修复保护工程。开展湿地引水工程建设,新增湿地100万亩;通过引水工程对盐碱地进行整理,修复扩大芦苇湿地22.5万亩。

造林绿化生态屏障工程。城乡绿化美化坚持一体化建设,重点实施城镇绿化美化工程、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绿色通道工程。围绕白城市区环城高速公路,规划新建长50公里、两侧各100米宽绿色环城防护林,县城新增绿地120万平方米;绿化村屯900个,创建省级“绿美示范村屯”15个,村屯绿化覆盖率达到35%以上;绿化公路360公里,营造水土保持林24万亩;今年,是白城加快推进生态保护与建设三年行动的起步年,全市集中开展了“万人万亩植树造林日”活动,目前全市完成造林41万亩。

“四大生态工程”稳步推进,一个崭新的白城呼之欲出。到那时,一个城市如花园、道路成风景,水草丰沛、渔兴畜旺,人与自然和谐的美丽白城将展现丰姿;一个林果飘香、羊欢鱼跃,产业发达、绿色环保的现代白城将傲然挺立;一个风光独特、文化厚重,生态健康、生活文明的宜居白城将吸引世人。

坚持精准务实:扶贫开发取得阶段性成果

全省脱贫攻坚启动以来,白城市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和头等大事,齐心协力、全力攻坚,取得了良好开局。

从严从细抓精准识别。严格按照“一进二看三算四比五评议”工作流程,坚持公开公正,不落一人、不混一人,终确定全市贫困人口20.1万人。今年省里下达脱贫任务9.28万人,白城自加压力,计划脱贫10.45万人。年初以来,全市多次组织专项督查,针对发现的问题开展“回头看”“再补课”,确保精准识别。

到户到人抓精准施策。在精准识别基础上,突出把扶贫工作重点敲定在精准施策上,梳理了产业增收、光伏扶贫、乡村旅游、电商扶贫等脱贫项目,确定了自建自营、结对联营、合作经营、集体托管、企业带动等脱贫模式,使每个贫困户都有“量身定做”的脱贫办法。特别是面对资金压力,坚持不等不靠、多方筹措,确定了用好专项资金、加大财政投入、运用杠杆撬动、整合政策资金、吸收社会资金等“五条筹资渠道”,预计今年全市可筹措扶贫资金30亿元以上。

破解难题抓行业扶贫。在医疗救助上,出台了《农村大病医疗报销实施意见》,建立大病救助基金。在教育扶贫上,全面落实农村贫困学生救助政策,对全市因学致贫进行调查摸底,筛选出334户特困学生,动员社会爱心人士和企业老板结对帮扶、捐资助学。在危房改造上,积极争取省里政策支持,提高补助标准,力争两年完成6.6万户危房改造。

真帮实扶抓包保服务。省领导和省直包保部门对白城扶贫工作高度重视,50个省直部门包保白城64个贫困村,在项目谋划、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市县两级也加大包保帮扶力度,全市576个部门(单位)包村、1.65万名干部包户、10万名党员帮扶、市本级65户企业主动参与,为所有贫困村派了驻村工作队、书记,实现了包保帮扶“全覆盖、无遗漏”。

克难攻坚项目带动:经济增长稳中有进

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严峻形势,白城市上下真抓实干,锐意进取,克难攻坚,全市经济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亮点纷呈。

亮点一:项目招商开局良好。截至目前,全市3000万元以上项目开复工294个,开工率83.2%、复工率100%;5000万元重点项目85个,完成投资80.3亿元,占全市上半年投资的49.1%。其中洮南雏鹰、镇赉澎派食用植物油、大安鑫源木塑、洮北北奥新材料、通榆亨通屠宰加工等大项目,质量好、潜力大,对拉动经济增长将起到重要作用。

亮点二:工业运行平稳向好。通过强化企业包保,实行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市场、融资等实际困难,推动了石油、冶金、建材等重点产业扩大生产。工业用电量和规上工业增加值两项先行指标继续保持快速增长。

亮点三:农业农村普遍利好。农作物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种植结构调整力度进一步加大,增加了水稻、杂粮杂豆、饲料作物面积。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全市农民合作社达到8300个、家庭农场2015户,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31.2万亩。畜禽饲养总量达到4010万头(只),生猪、肉羊等养殖加工一体化项目有序推进,畜牧业占据半壁江山。

坚持民生为本:全面推进老城改造

老城改造是白城市今年号民生工程。市委、市政府牢牢抓住“海绵城市”“管廊城市”政策机遇,全面启动白城市老城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春夏以来,全市满城塔吊林立,日夜机声隆隆——一条条街路开挖,一座座广场改造,一片片小区变脸……整个城区成为了一个硕大的工地。

海绵城市建设(老城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快速推进。白城市海绵城市建设(老城区综合提升改造)工程重点实施道路及附属设施改造、居民小区楼道巷路改造等16类工程、469个子项,总投资额68亿元,今年实施16类、368项工程,投资38.29亿元。截至目前,海绵城市试点示范的六大小区改造工程均已完成工程量的80%以上,排水管网新建改造工程的五条主要街路污雨水管网改造已全部完成,老城区积水点改造工程的四大区域已全部完成。在道路及附属设施改造方面,19条主要街路已全面开工,正在进行地下管网铺设、电力通信过街管安装和道路水稳基层等工程建设。同时实施拆墙透绿及广场绿地建设工程、城市出入口改造工程、城市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程、标准化社区建设工程。

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工程全面展开。按照《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专项规划》,全市结合老城区道路改造规划和城区新建道路功能需求,同步建设地下缆线管廊和综合管廊,规划至2018年建设地下缆线管廊及综合管廊31.66公里。2016年,共实施8条街路,建设管廊19.97公里,投资3.3亿元。其中:续建长庆南街综合管廊1.38公里,新建丽江路综合管廊0.1公里;新建缆线管廊18.49公里。目前老城区6条道路中新建的缆线管廊,已完成施工图设计、图纸审查,正进入施工建设阶段。

目前,白城市老城改造各重点工程正齐头并进,进入建设高潮,预计9月底前,白城市老城区将以崭新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一座魅力四射、美好宜居的区域中心城市即将崛起于瀚海地平线。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